仙缘录下笔无文

不吃葱大师/著

2025-01-15

书籍简介

关于仙缘录:正剧。清代书生在桃花树下的一个梦,书中清朝与历史无关。隐士叶知秋做,记录在册七十二仙道,八十一神僧,三十六宗主,二十四奇侠,一百单八散修,神霄派掌教真人逸龙位列道家三仙人之首,师弟烛龙叛出丈人观,其时朝廷重佛抑道,佛道之争愈演愈烈,天下群雄欲重开天路,恰逢东瀛使团朝见,包藏祸心欲毁龙脉,道门出面与之斗法,茅山老宗师身陨……瞎写,更新随缘。

首章试读

清康熙四十七年六月,淄川大旱,“旱民忧旱讹言起,造言魃鬼殃群农。坟中死者瘗三载,云此枯骼能为凶。十二村人襁属至,纷操矛弧声汹汹。蚁屯蜂集满四野,墓主饮泣排心胸。既不敢言岂敢怒,坐听百锸环相攻。宿土飞扬迷道路,穴隧直下抵幽宫。破棺碎骸髑髅挂,惨祸地下犹遭逢。” 说的是这年夏天大旱,有人谣传某一坟中埋葬了三年的死人变作旱魃,引起天旱,祸害百姓,好事者联络了周遭一十二个村子的村民,拿着掀镢等工具,气势汹汹地聚集到这座坟前,要掘墓毁尸。 坟里埋得是东石井村铁匠姚六的小女儿,死的那年刚过及笄,正是碧玉年华。姚六在家本是排行老七,只因三哥生下来就体弱,不上四岁便即夭折,时日一久,姚七便被人叫成了姚六,不过,这都是村人在姚六醉酒时探听所得,并不知真假,因为他是八年前只身从别处逃荒而来,听说他老家本是洛阳。 东西石井,俩村隔着一条河,河上游一口古井,村人吃水,都是指着这口井,常年不曾干枯,河岸是连绵的桃树林,有些老林子,桃树都有几十年的树龄,据说紧挨着古井那棵环抱粗的蟠桃树已经超过百年,两个村里的老人时常在树下乘凉喝茶。 姚六的手艺是家传,打得一手好铁,这一点倒是远近皆知,无人怀疑。姚六靠着这点子手艺,竟然也在东石井安家置业,娶了西石井一姓王的女子,夫妻二人勤勤恳恳,日子倒也过得红火,膝下有二子一女,大儿姚文生得结实,人也憨厚老实,是姚六准备传承自己手艺之人,二儿姚武却文弱内秀,姚六本不喜爱,常言道农家孩子,本本分分过日子,靠的是力气和手艺,小儿子这个样,以后怕是难活。等孩子到了六岁那年,不知从哪里听来一段《论语》,竟记得混熟,日日蹲在墙根吟诵,姚六见了更不喜欢,却不想王氏听了大喜,说起来也该着是这孩子的命数,王氏本不识字,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农妇,胆识却非寻常村妇可比,自小便见识独到,她见姚武未曾进私塾便吟得好文章(虽则她听不懂,但却觉得好),便心道这孩子有前途,不该浑浑噩噩跟着他们夫妻过老百姓日子,若不让他读书识字,终究是耽误了,因此上不顾姚六的反对,毅然将姚武送进了私塾。 村里原是办不起私塾的,可巧有个前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